C114讯 4月23日消息(水易)今年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也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作为数字中国源起地的福建福州也即将迎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数字中国建设立起“风向标”。
近日,C114参加“看见数智福建”——2025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媒体探访活动,深入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等地,探访5G-A、AI、云计算等新质生产力在智能制造、生态保护、智慧文旅等领域的实践成果,见证数字福建如何描绘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
5G-A是迈向6G的关键阶段,速率、时延和连接规模相比5G能力提升10倍。目前,中国移动在厦门已完成陆地、海洋和低空的立体化5G-A网络覆盖,打造了福建省首个5G-A全面示范之城,为城市数字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面进入“A时代”。
据厦门移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厦门机场、高铁站、中山路、鼓浪屿、环岛路、厦门大学、五缘湾、白鹭洲、吕厝SM商圈、莲前莲坂商圈、白鹭体育场、国际会展中心、集美软件园三期等片区已全面覆盖5G-A网络,涵盖教育文旅、交通枢纽、商圈消费、园区办公等场景。在客流量密集的中山路上,实地测试5G-A网络下行速率高达3Gbps,越来越多的市民将感受到升级5G-A网络的美好体验。
在鼓浪屿,福建移动建成了全省首个5G-A示范网络,实测下载速率提升10倍,赋能重点区域文旅经济发展。在黄厝海域,福建移动率先部署5G-A通感一体网络,成功完成20公里近海船只5G-A感知连片,实现远距离船只监控、跟踪定位、速度识别、电子围栏等应用,并形成了包含20个站点的连片通感区域设计,有效服务安防保障、交通管理等低空经济活动。除此之外,福建移动已开通RedCap 700M站点2380个,有力支撑国网福建电力、厦门时代5G智慧工厂等项目,满足数智化时代配电自动化和智慧物流需求。
5G-A的通感一体能力为低空经济的发展点燃一把火。福州电信在台江路电信局建设毫米波感知基站,覆盖闽江之心到青年广场区域,基于一体部署架构,引入核心网通感功能,提供目标检测、轨迹识别能力演示。
在物流配送领域,中国电信在福州闽江之心广场部署了无人机智能配送柜站,为园区提供空地一体的自动化货物接收、存储和转运服务,物品通过无人机运输从台江区电信局运送至闽江之心,仅需3分钟就能运抵。福州电信工作云中台主任王凌介绍,福州电信还将在物流配送、医疗、应急救援等领域探索低空经济新模式。
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中,中国移动依托GTI联合30余家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GTI 5G-A×AI百大商用计划”,加速5G-A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商用化进程。中国移动福州分公司(下面简称“福州移动”)与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福建)通过5G-A与AI深度融合,破解高并发体验、动态响应与绿色低碳难题,赋能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成为传统街区数智化转型标杆。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烟台山日均游客量达20万人次,网络压力巨大。得益于福州移动的“网随人动智能基站”,通俗来说就是信号可以“追着人流跑”,通过通信大模型动态分析网络需求,根据话务量的分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破解“人潮与网络”矛盾。
“智能基站”的“智”还体现在智能管理上。传统基站运维依赖人工经验,如今通过AI工具可秒级定位80%常见故障,工程师凭图文指引即可快速修复。配套的“瓦特大师”智能节能系统,基于话务预测动态调节能耗,单站年省电量可供数百家庭日常使用,助力绿色低碳目标落地。
网络需要AI的赋能,同样基于AI Agent技术的AI导览服务,需要5G-A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的特性,支持边缘-云端协作,来满足各类操作指令的实时反馈。
在福建,我们不仅仅看到了AI for Networks和Networks for AI的生动实践,更看到了不断成熟的5G-A、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智技术如何赋能生态保护,助力福建产业升级。
前文提到5G-A通感一体助力中华白海豚保护,也融入了AI技术。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科研人员王先艳介绍,海洋三所联合华为、视造(福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中华白海豚智慧保护系统,该系统的算法能识别海豚个体特征及左右背鳍判断,并建立可视化查询平台,详细展示海豚出现坐标及该海豚的个体数据、图片及视频等,极大提升了厦门白海豚的特征识别分类工作,助力保护和管理该地区的白海豚物种。
在福建东山岛海域,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基于昇腾AI算力,联合开发了一套珊瑚及鱼类的智能识别及分析系统。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驻站工程师/现场站务负责人孙圣垚介绍,目前,监测数据中5种造礁石珊瑚的识别准确率已达99%;35种鱼类的综合识别准确率可达93%。过去一段5小时的视频样本,研究人员需要花费2-3天做鉴定分析,在AI能力引入后,不到40分钟即可完成。
厦门机场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高饱和运行机场。元翔厦门空港信息管理部经理黄晓晖介绍,在运营效率的挖潜增效具有一定难度。基于AI全面机场管理运控模式,实现航班起飞正常率提升3%、放行正常率提升7%,平均出港滑行时间缩短10%。
提到出港滑行时间,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概每个航班能缩短1.68分钟的滑行时间。他表示,不要小看这1.68分钟,每年可以节约非常可观的航空燃油量,这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另外,厦门机场创新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光网的“前置货站”模式,实时监测前置货站数据变化、人员动态、货物流转等状态,多种业务一网承载,实现货物在机场区域无需再次进行安检,收运时间有效缩短30%。同时,基于光纤感知算法与基础模型+场景化学习模型超强AI识别能力,厦门机场实现极低误报,并通过光视联动告警主动高效检测,全天候保障机场围界安全。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浔兴拉链)是国际知名品牌、中国拉链行业领导者,总部位于晋江,拥有国内五大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合公司数智化升级战略导向,基于业务发展的需求,浔兴拉链多年来持续深耕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智能制造”的领域,浔兴拉链以华为云的物联中台建设方案为主,部署云端物联中台,边缘侧进行设备数据采集,对分布在多个生产基地的大量设备,如定寸机、压铸机、注塑机等,通过成熟适配的驱动协议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设备数据的全面接入,同时得益于华为云的高可靠、高可用、平滑扩容、免运维的平台能力,设备数据按照业务需求进行稳定流动,打通了浔兴拉链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集团层面的IT业务系统、OT设备数据的全面融合,全面构建浔兴数据湖,管理赋能数字,数字增益管理,全面开启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浔兴拉链总经理何国平介绍,公司持续通过数字化能力来提升竞争力,与华为多个项目合作过程中,借力华为公司在技术领域的深厚沉淀,浔兴公司实现了数字化精确分析和决策,推动战略运营能力,纵向协同垂直拉通供应链,打造快速响应的柔性生产能力,横向协同多个生产基地,调配产能和限时交付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控制数字化。后续将与华为公司展开更多合作,稳步推进公司的数智升级战略,打造“百年浔兴、世界品牌”。
除了上述探访点,在福建联通数字化创新业务体验中心,我们还看到了福建联通在加速千行万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工业互联网领域,福建联通携手柒牌、金源纺织、三六一、双驰、盼盼等各行业龙头企业,打造5G智慧工厂,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营销领域,福建联通推出云典数智化营销平台,深度融合行销助手、支撑帮手、经营能手三大智能中枢,赋能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当然,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算力支撑,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滨海新城,是中国东南地区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总体规划算力达400P。其中,项目一期算力105P,每秒运算能力达10万兆次。
据了解,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由数字福州权属企业——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承建并运营。集团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主力军为定位,进一步夯实政务网络、云资源、算力设施等数字福州基础设施。中心通过构建训练推理、产业孵化等五项服务能力,降低AI产业成本,促进产学研联动,加速产业发展。中心还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校等力量,合力加快应用场景落地,同时支持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通过实地探访,C114看到,作为数字中国战略Pg电子官网的实践标杆,福建正在5G-A和AI的融合趋势下,构建智能化发展新格局。从守护中华白海豚、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助力生态保护,到智慧机场、智能制造等赋能产业升级,“数字福建”的新蓝图正在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