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AI结合的技术革新:如何推动未来通信的智能变革?

  

5G与AI结合的技术革新:如何推动未来通信的智能变革?

  ,这意味着90%以上的行政村将实现5G信号覆盖。在这样的前景下,运营商正在加速开发5G与AI的结合应用,以突破传统通信业务的增长瓶颈。

  在近期召开的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中国移动集中展示了多项AI与5G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包括5G消息、5G新通话和移动云手机等。特别是由中国移动子公司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移互联)研发的相关产品,体现了在AI技术创新与安全可控两个重要方向上的显著进展。根据其2024年财报,新兴市场收入达到536亿元,年增长率为8.7%。这一数据表明,在传统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AI与算力将成为推动未来业务增长的关键动力。

  5G消息作为首个落地的应用,基于国际RCS标准,其本质是在传统短信基础上,升级为可交互的“轻应用平台”。用户无需下载APP即可完成酒店预订和导航等服务。亿美软通的CEO项凌韬指出,5G消息的成功在于其将通信入口转变为服务入口,依赖于AI多模态理Pg电子解与调度能力。此次大会上,中国移动推出的5G消息整合了大模型能力的“灵犀消息智能体”,实现了多模态交互,用户只需输入Pg电子相关旅游需求,即可自动获得推荐行程并完成预订。

  另一项创新的5G新通话则重新定义了语音通信,该技术结合了AI与IMS技术,赋予通话场景实时翻译、智能速记和视频交互等新能力。这样的技术革新将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在电话中,用户可以实时自动生成通话摘要或通过视频对话询问行程,极大地方便了日常沟通。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2024年全球AI IT投资预计达到3158亿美元,其中通信行业占比为7.4%,即便仅以此比例计算,2024年全球AI通信市场也将达到约234亿美元。在这一市场中,中国运营商无疑具备先发优势,包括在标准制定和各类应用场景的落地上。

  在终端侧,中移互联推出的移动云手机正是为了解决算力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依托5G-A网络和云端算力,该虚拟手机使得千元级设备能够通过云端获取提升,加上语音或触屏交互功能,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体验。根据Canalys的预测,2024年全球AI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7%,2025年增至32%;到2026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0亿部,这将为云端协同计算的应用提供更多机会。

  然而,在AI与5G技术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安全的风险也在上升。据OECD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风险事件总数比2022年增加了约21.8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移动的超级SIM安全体系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该方案通过“端管云”协同机制构建了立体防护体系,以确保各类数据的安全性。该体系结合了可信身份认证、漏洞防护和量子密钥平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特别是量子安全卡的应用,使得数据能以“一次一密”的方式加密,确保信息的保密性与完整性。

  目前,中国移动已同步建设国内首个“超级SIM量子密钥批量灌装中心”,日均可处理5万张卡,推动量子安全科技从特种领域向更广泛的消费者市场拓展。根据华安证券的研究,近年来中国量子通信市场以每年12%—20%的速度稳定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这为运营商在技术、市场扩展和新业务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移互联也开发了多种量子安全产品,例如中移量子密讯、量子密盘和量子密邮,这些产品旨在覆盖通信、存储和办公等多个场景,不仅提升了企业的信息防护能力,也推动了量子安全技术的普及。

  在未来,伴随市场对信息安全日益增强的关注,尤其在政务和司法等对数据保护需求极高的领域,量子密钥技术的应用将面对更多的机会。随着运营商们在技术创新与安全防范之间不断寻求平衡,基于量子密钥的安全产品很有可能在AI售后通信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随着5G和AI技术的深入结合,整体通信行业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智能变革,这不仅将推动市场的再发展,更将在全球范围内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与机会。